您的位置:主页>>>> 当前新闻
韩枫:白羽肉鸡引种与肯德基中国落地始末
来源:国际畜牧网    2019年05月28日    点击:2576

在中国市场,白羽肉鸡引种至少已有60年的历史了,白羽肉鸡育种亦有30多年的历史了,但至今尚无商业化的国产白羽肉鸡品种。缘何中国多年未育成国产白羽肉鸡品种?国际育种巨头至今未在中国市场投建曾祖代场,未来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这对国内白羽肉鸡产业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国际家禽》杂志记者专访了安伟捷(Aviagen)育种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韩枫。

韩枫

安伟捷亚太区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

韩枫于16岁入伍,从戎11载,后任北京市畜牧局外经处副处长,机缘巧合投身白羽肉种鸡国际贸易事业。1990年,韩枫在北京创建美国安伟捷育种公司北京代表处(原美国爱拔益加育种公司北京代表处),并任代表处首席代表,后担任安伟捷育种公司(下称“安伟捷”)亚太区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40年中国肉鸡产业印记里,藏着诸多鲜为人知的人和事,韩枫则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白羽肉种鸡引种的全过程,亦参与推动了肯德基快餐在中国内地市场的落地。

《国际家禽》:请您简单谈谈白羽肉鸡育种和中国引种的历程?

韩枫:肉用型鸡品种的育种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如今至少已有130余年的历史了。如,于1888年入选《美国家禽标准》的白洛克鸡品种。再比如,美国在1893年育成的专门肉用的褐色科尼什鸡,后又引入白洛克鸡等其他品种的白色显性基因,育成了肉用性能表现极好的白羽肉鸡,风靡美国各地并被引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事实上,与经济型白羽肉鸡养殖起步时间差不多,白羽肉种鸡的商业育种从上世纪40年代后就已开始,经过近80年的持续改进,发展也越来越成熟。

从史料记载来看,从上世纪40年代前后到70年代末,中国市场就已断断续续引进一些肉用型鸡种,这当中包括白洛克鸡。如,上海于1956年就已开始肉鸡养殖,在1966年开始兴建集体肉鸡养殖场,同年引进白洛克鸡等新品种,发展鸡肉出口业务。再比如,1978年4月,中国粮油食品公司引进由加拿大雪佛公司培育成功的星布罗肉鸡配套品系原种,分别饲养在东北农学院鸡场和上海新扬种畜场。当时,星布罗商品代肉鸡56日龄可长到2千克,料肉比为2:1。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最早引进白羽肉鸡的是广东食品公司(现广东食品集团公司)。因为改革开放在南方沿海地区启动较早一些。1980年,广东食品公司先后引进第一批爱拔益加(AA)父母代种鸡和第一批AA祖代种鸡,然后从南往北开始销售父母代。此后,广东、上海、山东、福建等地纷纷建立肉种鸡农场,一些企业也开始引进白羽肉种鸡。

外贸对中国白羽肉种鸡引进起到很大带动作用,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缺外汇,而白羽肉鸡生产的鸡肉主要出口日本市场,能够出口创汇。当时,产粮大省山东的肉鸡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当地不少外贸机构开始建农场进行肉种鸡繁殖、肉鸡养殖与鸡肉出口,如,诸城外贸、高密外贸、青岛外贸、烟台外贸等。

由于日本人不吃鸡爪、鸡脚、鸡头等,因此出口主要是胴体,也有一些分割品,而鸡爪、鸡脚、鸡头等副产品就在国内市场销售,胴体在国内市场消费量很小。对日本出口主要是冻鸡产品,检疫检验非常严格。在2003年中国发生SARS疫情后,日本对中国的鸡肉出口实行封关。此后,中国鸡肉出口贸易一落千丈,至今还未恢复到2000年前后的水平。

《国际家禽》:从什么时候起,国内对白羽肉鸡的消费需求才开始有了大的转变?这与肯德基、麦当劳进入内地市场有哪些联系?您见证下的肯德基进入中国的历史细节是怎样的?

韩枫:从改革开放初期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鸡肉,到后来一个月可以吃上一次鸡肉,再到今天随时随地就可以吃上鸡肉美食,国内老百姓吃鸡肉的这些大转变背后既离不开祖代白羽肉鸡持续引种的支撑和推动,也离不开鸡肉快餐业的巨大带动作用,尤其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进入内地市场后引起的饮食文化潮流变化。

我于1972年入伍当兵,1983年初从部队回到北京,被安排到北京市畜牧局外经处工作,主要是管理进出口方面的一些业务。

1983年,北京市畜牧局在地处京郊北部的平原上创建了北京华都肉鸡公司,起初建有一个祖代种鸡场,也是国内较早建成的大型现代化肉鸡生产企业。1984年,时任中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司长陈耀春率团到美国考察肉鸡生产;有一次聚餐,大家和美国爱拔益加育种公司亚洲区家禽健康部经理赵公舜博士一起品尝了美国炸鸡快餐。回国之后,领导安排让我写份美国炸鸡快餐的报告。报告呈交到上级,很快被批准了;批文确定引进炸鸡设备资金共50万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包括8万美元(1984年,1美元兑换人民币约2.3元)。然后,我请北京市的一名外教协调,按照批文从美国进口了三套炸鸡设备,并特邀上级领导等有关人员品尝。由于当时对裹面工序、调料比例等炸鸡工艺不太懂,大家品尝后觉得不好吃,那三套进口的炸鸡设备就暂时被搁置了起来。

肯德基于1973年在香港就开设快餐店,但在1985年前的10余年因广告宣传与香港饮食文化有出入而被冷落。1983年,肯德基被百事公司收购。1985年,肯德基在香港打出“家乡鸡”的招牌后才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到1986年,百事公司前总裁简道尔率领全体董事到访北京。同年,肯德基远东区被授权开发中国内地市场,肯德基远东区总裁是美籍华人王大东,他和肯德基香港相关人员来到北京和我们洽谈开设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的合作事宜。当他们知道我们有从美国进口的炸鸡设备后,感到很惊奇。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后,他们觉得我们不但有设备,而且有鸡肉食材来源,就决定跟我们进行合作;后来,北京市旅游局、中国银行也入股,又从美国进口了几套炸鸡设备。

肯德基中国最初的注册资金约380万元,地址选在北京前门,租金一天1000元,10年租金365万元一次付清。就这样,在1987年10月试营业一个月后,内地第一家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于11月在北京前门正式营业。营业初期,只提供一种套餐,价格为9.9元,包括两块原味鸡、1份土豆泥、1份白菜胡萝卜丝的沙拉等,而可乐等饮料需要单买。当时,机关干部的月工资才100元左右(1987年,全国人均GDP约111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元),虽然吃过的人大多说好吃,但价钱让许多人很难接受。即使这样,每天就餐时分,前门外的肯德基餐厅门口就会排起长龙。开业大约10个月时间,就赚了380万元,扣除10年租金后还有利润。

肯德基进入内地,在带动鸡肉消费增长的同时,也为餐饮业打开了国际视野。虽然前期发展速度不快,但随着经济发展,肯德基中国在内地开设的餐厅门店快速增加,1996年增加到100家,2004年突破1000家,2007年逾2000家,2017年超过5000家。30余年的发展,肯德基中国开店覆盖内地1200多个城市和乡镇,它的原料采购90%来自国内,涉及鸡肉、蔬菜、面包以及包装箱、设备、建筑材料等诸多产业供应链。仅2007年,肯德基中国向国内供应商采购了15万吨鸡肉原料。现在,这一数字估计至少翻1.5倍,年采购鸡肉原料估计在40万吨左右,接近目前全国鸡肉的年出口量(2017年,中国鸡肉出口约43万吨);按肉鸡胴体均重1.5千克初步估计,一年40万吨鸡肉至少需要2.6亿羽肉鸡来生产,约占全国白羽肉鸡年出栏量的6%。

快餐业对国内鸡肉消费与肉鸡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况且,改革开放40年来,麦当劳等快餐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样对促进鸡肉消费与肉鸡产业发展的贡献也不小。麦当劳于1990年在深圳开设内地第一家餐厅,2009年内地门店数超过1000家,同年采购鸡肉原料达4万吨。截至2018年11月,麦当劳中国在内地的餐厅门店逾2900家,覆盖200多个城市。麦当劳中国愿景2022计划,未来开店将向三四线城市倾斜,预计到 2022年底,内地麦当劳餐厅将增加至4500家。

《国际家禽》:您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的鸡肉消费变化、养殖户赢利空间与白羽肉鸡引种、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的矛盾?

韩枫:鸡肉是最廉价的肉类蛋白质,料肉比低于其他畜禽;在环境影响方面,鸡肉生产明显小于其他肉类蛋白生产,排放少,用地少,节约水。饮食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食品加工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科技进步、饮食习惯及文化、身体素质与健康因素均密切相关,而不是由其中某一个因素来决定。

随着中国内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加上其他方面的因素驱动,饮食结构也将发生转变,鸡肉消费也将同步增加。但国家有关部门对肉鸡产业链的重视度、消费引导还不够,国内民众鸡肉传统消费方式单一,在居民家庭消费方面一直未有大的增长,不少人觉得鸡肉做菜比较麻烦,也不知道怎么去搭配。

目前,国内白羽肉鸡及其鸡肉市场整体向好。但是,随着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持续加剧,全球经济发展预期降低,增长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加之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白羽肉鸡引种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中国白羽肉鸡产业链仍面临困境,特别是白羽肉鸡各代次的鸡苗供给已出现严重短缺现象。

40年来,白羽肉鸡产业之所以在中国能得到迅速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快餐业的带动,更离不开种源的持续供给。纵观这些年的国内祖代白羽肉鸡引种,受限越来越大,且引种量越来越少。从初期可引进祖代、父母代到1995年只能引进祖代,从美国、英国等主要育种国引进到只能从非主要育种国的新西兰引进,从1991年的31万套、1997年的65万套到2007年的68万套、2013年154万套再到2017年的68万套,估计2018年引种在75万套左右。

2015年到2018年连续4年,引种量回落到上世纪90年代末、前10年的水平。引进祖代产能传导到商品代雏鸡供应,实际需要时间达26到28个月。如今,2011年到2014年超过100万套较高的年引种产能、2015年到2016年的引种产能已全部释放,而2017年新引种祖代产能显然不能满足90万套左右这一水平值。因此,造成各代次雏鸡苗价格高企,进而使得产业链增值空间被压缩,特别是广大肉鸡养殖户,虽然经历数年亏损后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赢利,但他们的赢利空间正在遭受来自非客观因素的吞噬。

《国际家禽》:据您多年对白羽肉种鸡育种及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国市场解决白羽肉鸡种源问题的可行路径有哪些?安伟捷会考虑在中国建曾祖代场吗?

韩枫:从国际畜禽育种发展史来看,已从科研机构育种转向商业化育种,且形成集团化、全球化发展态势。就肉鸡育种而言,从近现代100多年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来看,肉仔鸡育种成功的作用举足轻重。逾百年白羽肉鸡育种史,逾百年的家禽品种引进、繁育、推广与养殖,鸡肉消费在改变全球民众饮食结构中的作用居于首位。

白羽肉鸡育种方面,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全世界有20多家公司,如伊莎(ISA)、雪佛(Shaver)、塔特姆(Tatum)等育种公司的种鸡均被引进到中国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经过大约20年的发展变化,它们慢慢退出中国市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在萎缩。现在,全球化的家禽育种公司仅两家:一是安伟捷,母公司为EW集团;二是科宝公司,母公司为泰森食品公司。

从种业安全角度来看,它有全球种业安全与某一国家和地区的种业安全两个层面。肉鸡等畜禽种业安全一样也包含这两个层面,前者关乎全球粮食安全;后者与某一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有关,亦与政策、战略等有关。毋庸置疑,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稳健的世界经济发展环境和有序的国际贸易往来支撑,但目前这些支撑因素均未显现出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的迹象。

现在,受疫情发生与贸易争端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白羽肉鸡引种只能从一些祖代鸡产能较小的国家引进。目前,美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均已封关且尚未复关,祖代肉种鸡引进只能从波兰、法国、新西兰引进,但这些国家随时都有被封关的可能,即使没有禽流感也有这种可能,而且它们的祖代白羽肉种鸡产能非常有限,给引种带来诸多风险和不便。如,唯一无禽流感疫情发生的新西兰,近年来也受到数次涉及检疫检验条款等方面的技术性封关,最近的一次封关刚于2019年初复关。

封关风险已严重影响到国内白羽肉鸡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选择的路径很多,但如果考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长远发展的话,可行的路径并不多。我与安伟捷总部也探讨过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可行的路径之一是在中国投建曾祖代白羽肉鸡场,但目前一些关键条件尚不成熟。

从目前来看,与其他产业国际巨头的核心基地主要设在经济发达体地区一样,国际畜禽育种公司的育种基地也主要设在一些发达经济体地区,它们在欧洲、北美、南美洲等地繁育祖代而销售父母代,在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和其他一些地区主要销售祖代。目前,在中国市场尚无育种公司投建祖代种鸡场。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市场经济体制、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育与待遇以及创新土壤、人工成本、文化等因素,但畜禽育种与汽车、数码、电子等产业核心技术存在差异,它位于产业金字塔最顶端且对象是商业化的活体动物,它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诸多方面健康有力的支撑,如公共卫生体系、候鸟迁徙与疫情发生风险的全国性监测体系、无特定病原(SPF)鸡健康发展、疾病净化环境、生物安全水平、集约化养殖水平以及育种人才培养、本土化良性发展的环境等等。

就安伟捷而言,目前专门进行肉种鸡育种,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AA、印第安河(Indian River)、罗斯(Ross)三大品牌的1日龄祖代和父母代肉种鸡,年提供祖代肉种鸡达1500万套。目前,安伟捷有两个育种中心,分别设在英国和美国,均有纯系、曾祖代、祖代;育种基地则分布在法国、西班牙、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地,这些育种基地均由安伟捷独资运营,主要是养祖代而销售父母代1日龄鸡苗;在中国及亚洲其他等地的市场主要是销售祖代1日龄鸡苗。

事实上,中国农业农村部等有关机构此前敦促安伟捷在中国市场投建曾祖代白羽肉种鸡场,这样有利于保障中国白羽肉鸡的种源供给。安伟捷总部也一直有这样的计划,且通过各方面考察来推动这一计划。2018年,就曾祖代种鸡场的选址情况,我和安伟捷总部人员一起到北京、河北等地考察过。但是,还有其他诸多重要条件尚不成熟,特别是种鸡育种技术的知识产权保证问题,还有前面提到的疫病净化环境等要素,因为在中国市场曾出现过此类问题,而且最近又出现此类问题。因此,安伟捷总部目前还在进一步考察中,一旦条件完全成熟,会在中国市场投建曾祖代场,但规模不会太大,主要是为了避免封关造成一些客户进不到种鸡的风险。

《国际家禽》:对于中国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您是如何看待的?

韩枫:当国际家禽育种公司数量越来越少的时候,种禽单体的利润就越来越高,而市场对种鸡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加。因此,已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的育种公司的竞争力会不断保持并持续加强,而新进入的育种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赢取一定市场份额。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我个人非常支持国家加大力度解决包括白羽肉鸡在内的畜禽“种业”中国芯的问题。最近,国产白羽肉鸡育种引起行业关注。对此,我个人认为,育种工作投入大、时间长、技术含量高。从安伟捷来讲,每年会将年营业收入的10%投入到遗传选育领域,大约5000万到6000万美元的资金,约合3.5亿元到4亿元。如果投入少、时间短,育成品种的可能性很小;即使育成,品种质量也很难保障,很难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市场竞争;如果自用,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问题。比如,料肉比高0.1,市场则难以接受甚至会被淘汰。

在我看来,中国白羽肉鸡育种任重道远,需要从育种历史中借鉴宝贵经验并吸取失败教训,需要综合育种投入与产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粮食安全、鸡肉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等多方面从长计议。

往期回顾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肉鸡产业印记

文杰:国产白羽肉鸡育种三到五年内将有突破‖40年中国肉鸡产业印记

逯岩:817肉鸡——市场决定其存在与发展‖40年中国肉鸡产业印记

孙希民:供应链环节中上游要为下游负责‖40年中国肉鸡产业印记

顾云飞:进口与国产白羽肉鸡种源二者不可偏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关键词: 白羽肉鸡 肯德基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