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禽业频道 >> 当前新闻
多地饲料大幅涨价,如何应对?DeepSeek三大建议
来源:综合    2025年02月11日    点击:1276

2月10日,豆粕价格再次大涨195元/吨,均价涨至3745元/吨,局地价格涨至3880元/吨。

豆粕为何疯狂上涨?三大核心原因解析

1. 国际供应“连环劫”:南美天气+美国政策双重施压

南美大豆收割延迟:巴西多雨导致大豆上市及出口受阻,收割进度仅8%(去年同期14%);阿根廷则因干旱影响产量预期,两大主产区的供应问题直接推升国际大豆价格。

美国关税政策悬而未决: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威胁频发,尽管中国未对大豆加征关税,但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担忧持续发酵,美豆期货应声上涨,间接抬高进口成本。

2. 国内供需失衡:节前备货潮遇上工厂“开不了工”

库存告急:春节前饲料企业集中备货,豆粕库存消耗殆尽,而节后油厂复工缓慢,山东以外地区开机率不足,部分工厂因大豆短缺推迟复产,加剧供应紧张。

压车提货成常态:东北盘锦、广东东莞等地的油厂外,提货车辆排队长达3-5天,工厂产能受限与物流拥堵形成“恶性循环”。

3. 成本传导:美豆期价创两个月新高

美国农业部1月报告下调大豆单产及库存,CBOT大豆期货基准合约涨幅达3.42%,进口大豆到港成本攀升,豆粕价格“水涨船高”。

行业冲击:饲料涨价潮已蔓延至全国

多地饲料企业跟涨:山东、黑龙江等地的饲料厂率先调价,猪料涨幅约100-300元/吨,禽料50-80元/吨,水产料跟涨。

养殖户夹缝求生:一家中型猪场负责人算账:“豆粕占饲料成本20%以上,每吨饲料涨100元,一头猪出栏成本增加30元,利润直接被吞噬!”

替代品跟风上涨:菜粕、棉粕等蛋白原料价格联动攀升,但因性价比有限,难解燃眉之急。

未来走势:豆粕还能涨多久?

短期来看,3月前豆粕或维持强势:

供应端:巴西大豆4月后集中到港,当前到港量偏紧(预计一季度仅1800万吨),支撑价格。

需求端:节后养殖业逐步进入旺季,饲料刚需补库持续。

但需警惕潜在风险:

南美丰产预期:巴西大豆产量或增长1.7亿吨,若天气好转,4月后供应压力将显现。

政策与天气变量:美国新作种植面积可能因干旱缩减,中国关税政策变动仍存不确定性。

应对策略:企业如何破局?

1. 灵活采购:建议饲料厂逢回调分批补货,避免高位囤积。

2. 优化配方:探索杂粕、氨基酸等替代方案,降低豆粕依赖度。

3. 锁定远期合约: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结语

豆粕暴涨背后,是全球供应链、天气政策与市场情绪的“三重奏”。养殖产业链上下游需抱团取暖,既要紧盯国际风云,也要修炼“内功”降本增效。未来两月,豆粕行情或将高位震荡,建议从业者保持警惕,及时调整策略!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关键词: 饲料 大豆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