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当前新闻
整体防控鸡传支,为家禽健康成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来源:《国际家禽》    2018年08月03日    点击:4382

编者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可导致肉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降低,蛋鸡不产蛋(假母鸡),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损失甚至远远高于鸡只死亡所带来的损失。IB最早于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被发现,我国1972年在广东省首次得到报告。由于其变异毒株不断出现,加之该病致病型的复杂性,虽历经多年的努力,家禽行业仍未能扭转鸡传支的发病形势。2018年4月,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传支整体解决方案暨变异传支疫苗上市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行,以此为契机,《国际家禽》记者专访了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家禽业务负责人宣大蔚,对鸡传支在国内外最新的流行状况、家禽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有效的应对之策作了深入的了解

《国际家禽》:目前中国市场鸡病发生情况如何?需要重点关注哪些疾病的挑战?在南方和北方有哪些不同?

宣大蔚:当前,中国鸡病的发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新的疾病不断发生,老的疾病又呈现一些新的流行趋势,这给养殖从业者和行业都带来很多的困扰。当然,这种复杂性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从国内来看,中国鸡的品种以及鸡的各个细分市场是比较复杂的,我们有白羽肉鸡、黄羽肉鸡、817肉杂鸡、进口蛋鸡品种和本土蛋鸡品种等。另外,中国鸡病的控制,特别是环境的控制,从规模化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越来越复杂的。

外部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过去几年的封关对中国养鸡产业的疾病防控带来很大困扰。因为国内大部分育种公司的祖代鸡基本都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由于禽流感的威胁,中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市场都是封关状态,这造成我们的祖代鸡在不断地换羽,而在换羽的过程中又会造成很多免疫抑制性的疾病,所以形势越来越复杂,很多母源传播性的疾病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总体而言,现在疾病流行的状况概括起来就是:疾病多发、复杂,防控的难点越来越多。

针对当前的疾病形势,需要重点关注的疾病可能更多的还是禽流感、鸡新城疫、鸡传支等呼吸道疾病和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贫血、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鸡白血病和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

从差别的角度来讲,疾病的发生更多的体现在不同品种的鸡发病有些差异。南方是以养殖黄鸡为主,北方是以养殖白羽肉鸡为主,但是蛋鸡的发病也呈增长态势,因此总体来看南北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小。冬季北方鸡的呼吸道疾病非常严重,而对于南方来说夏季鸡的肠道疾病会比较严重。当然,比如禽流感、新城疫和传支等的疾病南北地区也有一些共性,这些疾病寒冷的季节多发,而在夏季通风好的情况下发生相对较少。

《国际家禽》:鸡传支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发病率呈现怎样的态势?带来了怎样的挑战?

宣大蔚:从中国市场的发病率来看,鸡传支的发病是越来越严重的,这种严重性主要体现在分离出的变异毒株越来越多,毒株变异的频率更快。我们分离出了非常多的变异毒株,分属于不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二者之间又不存在严格的一致性。目前,国内的鸡传支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并至少存在7个基因型,其中QX型、TW1型和4/91型是目前国内主要的3种优势基因型。

另外, 鸡传支不同毒株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日龄鸡只中的流行情况不同。据统计,2013~2017年,中国17个省市送检的600余份病料中分离鉴定390株鸡传支病毒,按发病临床型分类统计,肾型占82%,呼吸型占13%,生殖型占5%。其中,肾型鸡传支在广西、湖北、广东、江苏、福建、湖南居多。从发病日龄来看,10~40日龄的鸡只中分离株占多数。呼吸型鸡传支主要发生在50日龄以内的鸡群,而肾型鸡传支在各个日龄鸡群中均有发生。

产蛋鸡感染鸡传支病毒后,死亡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产蛋率和蛋品质双双下降。同时,鸡传支对于肉鸡来说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在冬季,肉鸡的死亡从临床症状上来讲就是支气管堵塞致病,这是一种临床症状,但对于支气管堵塞业界普遍的共识是,鸡传支的感染在先,之后才是H9病毒、新城疫以及一些季节性的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鸡毒霉形体感染等继发性的感染。

《国际家禽》:针对鸡传支的发病特点和挑战,养鸡户在防疫时应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疫苗和免疫程序?据您研究,在中国,蛋种鸡、肉种鸡、产蛋鸡和商品代肉鸡一生分别免疫多少次比较合适?在德国、荷兰、美国等国家这些数字会发生哪些变化?

宣大蔚:在选择疫苗的时候首先必须要选择安全、高效的疫苗,疫苗和经典的毒株配合应用能够形成交叉保护,这是我们在选择疫苗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型”这个概念被更多的业内人士所接受。

对于种鸡来说,要选择高质量的灭活疫苗,为种鸡提供高水平的循环抗体,这样既可以保护种鸡,也可以保护小鸡;对于商品蛋鸡来说,为了减少在产蛋期鸡传支的暴发,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产蛋鸡产期和产蛋高峰期的传支灭活疫苗的免疫,同时要在产蛋期的时候每隔一个半月到两个月适当做好传支活疫苗的饮水或者喷雾免疫。

对于免疫次数, 需要根据鸡的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地区传支感染的压力来制定免疫程序。对于肉鸡而言,我们希望至少做1~2次传支活疫苗的免疫,首先是提倡早期免疫,从孵化场开始进行免疫,第二次免疫一般放到7~10天;对于感染压力特别大的地区,可以进行第三次传支的免疫。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考虑不同地区的感染压力和疾病流行状况。对于种鸡,一般来说在产蛋前希望至少做3次活疫苗的免疫,产蛋后每隔一个半月到两个月要做传支定期的饮水或者喷雾免疫。

鸡传支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全球流行的疾病,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经典毒株加上变异毒株的免疫方式来提供交叉保护,应对传支变异毒株对鸡群的损害,这在全球的差别并不大,每个国际公司都有变异株疫苗的提供。

《国际家禽》:在您来看,传支病毒疫苗的研发、接种在家禽产业链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您结合勃林格殷格翰在传支防控方面的理念和策略谈谈如何应对诸如鸡传支等的家禽疾病多发且复杂的状况?

宣大蔚:由于鸡传支给家禽生产带来的危害非常巨大,好的传支疫苗在保证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和改善食品安全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通过疫苗疾病防治得比较好,健康的鸡只就会因此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另外一方面,传支病毒疫苗的研发、接种对于提高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比如肉鸡的产肉性能和蛋鸡的产蛋性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为社会节省大量的饲料成本和大量的资源。

多年来在应对鸡传支的挑战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鸡传支病毒的威胁将会是长期存在的,对它的防控不能像对诸如禽白血病等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一样去开展净化。考虑到鸡传支病毒变异的特性,在应对多类型的鸡传支流行病毒时,需要用两个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的鸡传支病毒活疫苗联合免疫。

勃林格殷格翰在鸡传支防控方面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交叉保护,众多的变异毒株在国内外不断出现,而经典MASS株疫苗加上变异疫苗联合使用的免疫策略可以有效减少一些变异毒株带来的损失。其次是早期免疫,尽早建立起鸡只粘膜免疫这样的一种保护方式,建立第一道特异性免疫的防线。第三个方面是母源抗体,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和循环抗体能够减轻病毒对鸡肾、卵巢、输卵管等的损伤。例如,对于种鸡来说,我们在早期免疫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田间免疫,同时使用高质量的油苗进行配合免疫,促进鸡只产生高的母源抗体和循环抗体。循环抗体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免受传支病毒的危害和病变。高且均匀的循环抗体可以为小鸡提供高并且均匀一致的母源抗体。第四是免疫抑制,健康的免疫器官是良好的免疫应答的基础,同时可以缩短鸡传支疫苗病毒的排出时间。

从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再从2010年直至现今,鸡传支的防控经历了从简单到完善的变迁,即从最早的“早期免疫”到后来的“早期免疫+交叉保护”,再到现在的“早期免疫+交叉保护+母源抗体+免疫抑制”。这4个关键点也正是我们提倡的包括蛋鸡、种鸡以及肉鸡通用的“鸡传支防控黄金法则”。

随着NNA疫苗的上市和LDT-3疫苗产品的上市,勃林格殷格翰成为了拥有全套鸡传支解决方案的公司,我们既有活苗,也有灭活疫苗,有经典毒株,也有变异毒株,既可以覆盖活苗的免疫,也可以覆盖灭活疫苗的免疫。通过整体的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免疫程序。目前我们有了鸡新城疫和鸡法氏囊病的解决方案,随着传支整体方案的推出,我们就可以为鸡只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家禽疾病的发生减了,自然会提高家禽行业的食品安全程度,进而为科学使用抗生素提供更大的空间。

本文选自《国际家禽》2018年7/8月第八十二期

前往查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关键词: 疾病 鸡传支 动保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