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当前新闻
养猪企业温氏股份拟分拆乳业上市 奶源或成最大底牌
来源:温氏股份    2020年11月26日    点击:1736

养猪企业温氏股份日前宣布,拟分拆控股子公司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简称“温氏乳业”)单独上市。在近两年尝尽猪肉价格走高的甜头后,温氏股份或能凭借乳业子公司的分拆上市,站上奶牛养殖和鲜奶市场的风口。

对于温氏乳业分拆上市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温氏股份11月25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温氏乳业近几年形成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和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新鲜”战略,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奶牛养殖业,做细乳品加工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乳业巨头低温品牌快速增长、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温氏股份分拆乳业上市或是最后一搏。由于温氏下游乳品存在短板,因此有多年供港历史的奶源或成为温氏乳业上市的最大底牌。

乳业营收占比约1%

此次拟被拆分上市的温氏乳业,是温氏股份2014年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分别在2018年3月、4月收购了温氏股份旗下连州温氏乳业、江华温氏乳业、鼎湖温氏乳业、钟山温氏乳业的100%股权,至此“乳业实体经营板块资产均由温氏乳业控制运营”。

2018年7月,温氏股份和关联方广东筠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筠诚投资”)共同对温氏乳业增资。截至目前,温氏股份、筠诚投资、温氏乳业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温氏乳业78%、15%、7%的股权。

温氏股份表示,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布局,结合温氏乳业发展现状,为更好地发展乳业业务,公司董事会授权经营层启动分拆温氏乳业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独立董事认为,此次分拆上市有利于支持温氏乳业的持续经营投入,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财报显示,2019年,温氏乳业营收为7.28亿元,净利润为5177.7万元;销售原奶8.69万吨,同比增加15.11%;销售成品奶1.86万吨,同比增加10.41%。2020年上半年,温氏乳业营收为4.18亿元,净利润为4561.59万元,销售原奶4.59万吨,销售成品奶1.19万吨。

尽管业绩保持增长,但温氏乳业在温氏股份的营收占比多年来始终徘徊在1%左右。而且在2017年、2018年,温氏乳业均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分别为-1521.38万元、-852.23万元。2018年,温氏股份与筠诚投资共同向温氏乳业增资的一大主要目的,便在于优化温氏乳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财务状况。

11月25日,温氏股份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筠诚投资的引入促进了公司乳业的进一步改革。公司在优化牛群结构、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品牌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等投入大量资金,尽管2018年出现亏损,但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2019年温氏乳业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下游乳品被指是短板

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5月,温氏年产8万吨的大旺乳品加工厂投产,被认为是“以原奶销售为主的温氏乳业,踏上转型升级新征程”。彼时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对媒体表示,决定做强做大温氏乳业,以“乳品加工业带动养牛业发展”为转型思路,希望“精耕广东、布局华南、迈向全国”。

伴随近两年乳业板块的扭亏为盈,温氏股份加大了新项目的投资力度,仅2019年就在深圳、东莞、肇庆三地新设了乳业销售类公司。温氏股份曾在2020年半年报中透露,公司确立了“深耕优质乳,细作好鲜奶”的定位,拓展商超、便利店、专卖店及线上渠道等,促进销量提升。在官方微信,温氏乳业提出“坚决不做复原乳”,并称产品已辐射广西、湖南、福建、海南等区域。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去年以来形成了一波乳企上市潮,部分区域性乳企市场竞争压力大,盈利性较差。在超巴奶成为新风口的情况下,很多乳企希望通过上市融资来扩张。“在伊利、蒙牛、君乐宝三大低温品牌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温氏乳业拆分上市或是最后一搏。”

乳业专家王丁棉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温氏乳业做下游乳品的最大问题是产品没有特色、营销太过保守、市场没有销路,“可以说乳制品加工和市场是温氏一大短板”,日销量一度难突破50吨。

财报显示,温氏股份2016年-2019年分别销售成品奶1.28万吨、1.83万吨、1.69万吨、1.86万吨。以此计算,近4年来温氏日均销售成品奶约45.6吨,仅2017年、2019年的日均销售量超过了50吨。

王丁棉表示,在广东乳制品市场,如果日销量达不到150吨以上,企业就没有话语权。目前就广东本土乳业品牌而言,燕塘综合市场占比最大,卡氏单品销量最高,此外还有风行、皇氏等竞争对手,“温氏基本排在市场末端”。

这一说法得到广州一位乳业人士的认证。他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排在广东乳品市场第一梯队的是伊利、蒙牛、光明等品牌;第二梯队是燕塘、风行等本地乳企,“温氏乳业只能排在第三梯队,产品铺市率不是很高”。

对此,温氏股份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公司乳品的竞争优势在于优质奶源、低温新鲜战略和优质乳工程、中国学生饮用奶等资质认证。乳品业务自2016年转型以来得到快速发展,2017年-2019年间销量复合增长率超20%。温氏股份同时也承认,乳品业务发力时间较晚,目前在广东市场销售份额仍然较小。未来将继续加大乳品业务投资力度,利用南方奶源区位优势,加强与先进乳企的对标学习,不断提升竞争力。

奶源或成上市最大底牌

公开资料显示,温氏股份的乳品业务始于2000年,目前依托温氏乳业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地拥有5个奶牛养殖基地(含供港原奶出口基地2个)、2万多头奶牛,为华南地区规模领先的奶牛养殖和原料奶出口企业。

在如今奶源稀缺、奶价上涨的背景下,宋亮认为,温氏乳业奶源做得相对扎实,是其上市能拿出的最大底牌。但由于气候、土地资源等限制,华南地区养殖成本约是华北地区的2倍,奶价起码要达到每公斤6元才不赔钱。“温氏乳业原奶价格预计低于这个数,另外有供港经验,在南方奶源的稀缺的情况下具有一定优势。”

根据公开报道,2004年至2017年,温氏一直出口牛奶到中国香港,是该市场“最大原奶供应商”。目前,温氏股份官网展示的乳品有低温鲜奶、酸奶及常温纯牛奶、甜牛奶等十余款,包装上均写有“供港鲜牛奶制造”。

王丁棉认为,“供港”并不能成为产品特色。伴随供港市场的饱和与内销竞争,温氏的“供港品质”正渐渐失去品牌优势。

实际上,温氏还曾因“供港”二字惹上诉讼。2017年11月,因温氏乳业相关产品包装使用“供港鲜牛奶制造”文字,“供港”二字与晨光乳业“供港”商标相同,晨光乳业因此起诉温氏集团,要求温氏停止侵权,并赔偿相关损失3305万元。而温氏方面则向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简称“商评委”)提起申诉,要求认定晨光“供港”商标为无效。最终,晨光乳业撤诉,温氏对晨光的商标无效裁定申请也撤回。

在上述广州乳业人士看来,当初的“供港”商标之争,恰恰说明两家企业的乳品无核心卖点,“更像是一种品牌炒作”。

针对奶源业务,温氏股份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公司原奶除自用外,主要供应给中国香港和内地部分中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奶价格基本与南方地区平均奶价持平。公司将主要通过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加大自动化、机械化和信息化设备设施应用,加强环境、营养管理研究,加强优质国产牧草、青贮使用和原料开发利用等探讨种养结合新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温氏乳业旗下奶牛养殖公司连州温氏乳业连续3年未完成业绩目标。温氏股份2016年1月发布公告称,拟使用2.13亿元超募资金及节余募集资金建设连州温氏乳业奶牛场项目,达产后每年可提供优质原奶2.5万吨。然而财报显示,连州温氏乳业2017年-2019年收益均未达到预期,主要原因为环保压力大、产能规模降低、原奶价格不及预期等。

此外,原奶价格能否持续上涨也值得关注。日前,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公司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公开表示,尽管行业预测奶源可能还有“两年好日子”,但未来奶价有可能再次走入低谷。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关键词: 温氏 养猪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