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当前新闻
种业:转基因育种或改变行业属性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周刊    2021年01月31日    点击:1304

种业是每年两会前必炒的板块,原因之一是每年中央1号文件均是聚焦“三农”问题。如果还是这样题材逻辑,显然这个板块并不值得留意。但今年有些不同:其一,疫情影响下,国内粮食安全问题凸显,去年12月以来重点会议和顶层部门频繁提及种业,后续政策上可能会超预期;其二,作为强化粮食安全的措施,转基因育种有望加速放开,使得种业从传统的周期转为成长型行业。

政策频放利好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了今年的八大重点任务,其中第五点便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具体内容是“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植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而在今年1月初农业部部长强调,要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加快启动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

按以往惯例,种业本应该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此次却提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单独重点提出,并成为今年重点任务,可想而知政府顶层对种业的重视程度。1月底的中央1号文件以及3月初的两会,很大概率会对种业做更详细的阐述。

转基因育种推行加速

种业今年还有个大的预期差,那就是转基因育种。2020年年初,农业部批准包括2个玉米品种和1个大豆品种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早在1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棉花和番木瓜2个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获批,但看起来更像是试验型品种,而2020年获批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双抗玉米以及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意义重大,它是我国首次批准主粮转基因品种。2020年末,生物育种作为8个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还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转基因商业化的大方向。今年1月11日,农业部公布了2个转基因品种命名,同时发布了《2020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这是继2020年初和年中后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宣告我国转基因育种提速。

其实,转基因食品在其他国家应用已有成熟模式,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到全球转基因种植91%的市场份额。转基因种植第一大国美国的玉米、大豆平均应用率已达到93%,有一半以上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用于本国消费。中国等到2020年才逐步开放,主要还是技术劣势、监管体系和民众认知问题,当然这些随着时间推移都能得到解决。

转基因改变存量逻辑

以前谈种业,天花板是看得清的,比如说玉米,国内种植面积就那么多,最近几年还不断下降,2019年只有4128万公顷,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更要命的是,行业套牌冒牌的情形很多,且同质化率高,对业内的龙头企业的影响很大,市场集中度无法提升。据中信证券预估,目前国内玉米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在5%-10%之间,而国外是40%-50%。

但转基因育种推行就不一样了:一来种子需要审批认证才能销售种植,而转基因认证至少以年计算,一般而言,我国转基因种子审批需经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取得安全证书)以及品种审定,其中单单品种审定环节就需要1-3年。行业进入门槛高有利于上市龙头企业提高市占率;

二来转基因相比传统种子,单产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根据美国的历史经验,转基因可以提高单产1倍以上水平。而且转基因种子对于生产管理要求更低,无人机撒农药成为可能,另外,传统种子讲究地域气候,南方的水稻不一定能用于北方产区种植,但由于针对种子缺陷植入基因改良片段,转基因育种可以适应各种环境,例如大北农获批的玉米转基因种子,可以用于全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全部玉米主产区。据机构保守测算,转基因育种单单给玉米领域就可以带来60亿的种子增量价值,行业有望从原来的周期型向成长型转变。

另外,转基因育种还能助力种业摆脱进口桎梏。别看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包括大豆和玉米在内的主粮还高度依赖进口。还是以玉米为例,根据中国汇易统计,2019年,玉米的产量是2.57亿吨,消费量是2.75亿吨,但到了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39亿吨,国内消费量2.96亿吨,产需差额为-5700万吨,这部分差额通过进口及库存来弥补。2020年我国玉米进口量预计为1800万吨,为历史上最高数量。20年玉米期末库存降为1.01亿吨,为2014年以来的最低点,库消比降至34.11%。以后单产上去了,逆差也会慢慢消退,彻底摆脱主粮受制他国的枷锁。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关键词: 大豆 饲料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